前沿科技集中亮相 技術創新開啓數字文明新征程9月26日,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行。來自國家政府、國際組織、行業機構、中外互聯網企業、高校智庫、科研機構的2000多名代表,以線下和線上等形式,共同圍繞“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展開交流。 5G、量子計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網絡架構……在互聯網大會上,前沿科技集中亮相,應用成果集成展示。技術創新成爲數字文明新征程的引路石。數字文明不僅帶來新技術、新理念、新觀念、新模式,更對社會生産、人類生活、經濟形态、國家治理等方面影響深遠,深度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建設全過程。擁抱數字文明,開啓新的時代,是全人類的使命。 前沿科技集中亮相 記者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現場看到,衆多企業展示出了各自的前沿科技應用成果。在華爲展台,記者看到了賽力斯華爲智選SF5。據了解,該車配備HUAWEI HiCar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上車後,啓動車輛,車機和華爲手機無感秒連接,無需任何操作,正在進行中的音樂播放、導航信息即刻在車機大屏中顯現。HUAWEI HiCar還可以實現IoT設備互聯,用戶可遠程操控家中空調、智慧屏等智能終端 ,打造無縫全場景體驗。 在阿裏巴巴展區,平頭哥首次在線下展會展出了三塊開發闆demo。包括全球第一款支持Android的RISC-V芯片開發闆RVB-ICE;全球首款量産的RISC-V高性能SoC芯片RVB-D1開發闆;以及面向AIoT的RISC-V低功耗開發闆RVRVB-2601。此外還有智能物流無人車“小蠻驢”。小蠻驢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吸引了包括華爲、阿裏巴巴、百度、卡巴斯基實驗室、印孚瑟斯、日本愛普生、之江實驗室、中國電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興通訊、奇安信、中科曙光等在内的343家中外企業展示前沿黑科技,其中境外企業42家。 同時,作爲大會的三大闆塊活動之一,2021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聚焦全球互聯網領域前沿技術動态,重點展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新技術、新産品,以及經濟、社會、政務等領域數字化改革的最新應用成果,着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産業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如何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不斷升級的金融風險?圖計算技術給出了新的答題思路。通過大規模圖計算系統GeaGraph,能夠實現高效分析海量數據,快速識别和防範日益多樣的欺詐、洗錢等惡意金融行爲,解決了圖數據分析面臨的大數據量、高吞吐率和低延遲等重大挑戰。這一技術也入圍了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 26日下午,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舉行,這是第六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發布活動共評選出包括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高通、安謀等14項國内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 據了解,成果征集通知自5月初對外公布後,得到了全球互聯網領域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共征集到海内外各類申報成果300餘項,分别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意大利、瑞典、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所申報的成果聚焦産業賦能與協同發展、智慧社會與公共治理、社會生活與公共服務、社會責任與數字公益、高感知智慧生活五大應用領域,涵蓋5G、量子計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網絡架構、基礎操作系統、衛星互聯網應用、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等互聯網及多個相關領域。 發布活動共評選出包括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高通、安謀等14項國内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包括HarmonyOS鴻蒙操作系統、全球首個開源NPU指令集架構、人工智能驅動的重大疾病動态畫像新技術和遠程高效防治系統、5G獨立組網(SA)端到端系統方案、國際标準及組網技術、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和應用、大規模圖計算系統GeaGraph等前沿技術。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螞蟻集團計算存儲首席架構師何昌華表示,目前中國的大規模圖計算技術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在人工智能計算方向探索了新的可能。 此次大規模圖計算系統GeaGraph亮相互聯網大會,希望能夠将此項技術傳遞給業界和全社會,解決更多實際場景應用中的難題。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冉承其代表北鬥項目領獎。他表示,2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發明了指南針,導航術改寫了人類文明的軌迹。2020年,北鬥三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創造了世界衛星導航星座組網的新紀錄。 技術創新開啓數字文明新征程 讓創新技術落地,服務于更多的行業和場景成爲了企業的共識。 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20年是互聯網企業的上半場,社會生活實現數字化。但下半場數字化的主旋律将是産業數字化。“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特别是數字化應用技術方面在全球堪稱優秀,而未來即将考驗如何把這種技術和能力嫁結于實體經濟,助力中國先進制造業。“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侯陽也認爲,未來數字技術一個重要的用武之地就是“雙碳”目标,互聯網企業可通過整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推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爲降低能耗、優化效率,減少環境影響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産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說,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逐步成爲國家科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将來我們更應順應發展趨勢,牢牢把握數字技術發展新階段國際競争的戰略主動,打造技術新優勢、開拓産業新空間、構建合作新格局。” 從“互聯網+”行動、國家大數據戰略、智慧城市等具體舉措,到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再到“十四五”規劃綱要關于“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的戰略規劃,創新技術被越累越多的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去,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層出不窮,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說:“雲計算是構建數字文明的基礎,大數據是構建數字文明的核心,人工智能是構建數字文明的推手,我們将立足以雲數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積極推動經濟社會向數字文明新時代邁進。”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數字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加速形成,作爲互聯網企業,要繼續深化責任擔當,着力關注數字化加速帶來的數字鴻溝問題,持續探索更加均等與普惠的數字化。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李子威表示,他們正通過廣泛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推動産業經濟更智能,人民生活更美好。
文章分類:
行業動态
|